科技進步,人手一機,幾乎每個手機都能上網,雖然手機很方便,但也伴隨著很多問題,簡訊、電話及LINE詐騙層出不窮。
手機簡訊
刑事局提供案例,臺北的何先生接到簡訊,內容寫著「您正在申請網上支付103年3月電費共計480元,若非本人操作,請查看電子憑證進行取消http://goo.gl/W2CTBf」,何先生並沒有申請網上支付電費,所以點了連結,網頁上有「同意交易」與「取消交易」選項,何先生沒有疑他地選了取消交易,一小時後卻收到電信公司小額付費簡訊通知,才知道上當了。
另外也有「快遞簽收單」的案例,臺中的郭先生三月中收到一封簡訊寫著「您的快遞簽收通知單,http://goo.gl/1MN940」,郭先生當時有訂商品,以為包裹到了,所以直接點了連結,是一個空白網頁,郭先生不以為意,直到四月初收到電信帳單後,才驚覺被騙了。也有一個下載應用程式的簡訊,有位網友買了空氣清淨機之後,收到自稱黑貓宅急便送貨員傳的簡訊:「您的快遞簽收通知單,收件電子憑證http://goo.gl/○○○○」,點了網址後卻要下載軟體才能觀看,下載後就收到電信業者小額付費的授權碼。
也有誘騙個資的案件,二月初,張姓教師收到女兒的簡訊,女兒說上網團購的手機壞掉了,不能收簡訊,要媽媽代收而且要加上身分證字號,張老師因為是女兒所以相信了,讓對方取得了個資,開通小額付費,購買了三千元遊戲點數。
還有更普遍的詐騙手法,桃園吳先生,收到一封簡訊寫著:「老同學來看我現在的照片,能想起來我是誰嗎?」,因為好奇而點了進去,但要下載應用程式才能看照片,下載後有照片但他並不認識,一小時內就收到電信業者通知要付費六千元。
LINE詐騙新手法
根據報導,詐騙集團透過LINE,利用朋友的相片、ID假冒成朋友,說自己辦了新號碼,要看看手機通不通,號碼是0809開頭的手機,但其實這支手機號碼是申請拍賣網站帳號的認證號碼,撥打過去就是申請了帳號,詐騙集團再用此帳號來犯案。
最廣為人知的拐騙說辭就是手機壞掉了拿去修理,或是不見了,要你代收重要的簡訊。
預防及應變方法:「預防重於治療」
看到一些吸引人注意的標題時,不要動搖,像是「看著這些照片,好懷念以前的日子!」、「被偷怕的是你嗎?」及「朋友參加的攝影比賽幫忙投票」等等,連結點進去,可能就會失財。對於不明的連結,不要點進去;而有不明的應用程式,也千萬別下載。當遇到類似「新手機,打打看」的訊息時,也不用理會它。
關於LINE防詐騙,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定期換密碼,盡量不要在公用電腦登入LINE,記得關閉「允許自其他裝置登入」,也不要讓手機自動加好友,有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要求加好友時,眼睛睜亮點,能不加就不加,還有ID不要是公開的,而且FACEBOOK、LINE等等不要用同樣的帳號密碼,要不然知道了其中一個,其他帳號密碼會通通被破解。
提醒大家,手機遊戲不玩的時候,要記得去取消連線中的程式。有疑慮時,可以撥打反詐騙專線165。也可以向電信公司取消小額付款服務,若真的受害,至警局報案,確定遭詐財後,持報案三聯單到電信公司辦理退款,一個月後就能從電話費中扣款。
根據警政署的統計得知,隨著LINE使用人數增加,被害人也越來越多,受害者超過六成是大學以上學歷,而「依賴網路越重,越容易被騙」,各種的詐財手法不容小覷,時時提高警覺才不易上當受騙。
參考資料:
雲端運算與網路安全趨勢部落格:http://blog.trendmicro.com.tw/?p=6279